亞特蘭大 Rage 新勢力全解析
快速導覽
ToggleRage是什麼?來自數位世代與 Punk 精神的高能聲響實驗
Rage 並非傳統音樂學科中嚴格定義的曲風,而是一種新世代聲音潮流的總稱,融合了 網路世代的即時文化反應、Z 世代的情緒表達需求、以及 Punk 精神的反叛能量與解構思維。這種風格最早可追溯至 Playboi Carti 的專輯《Whole Lotta Red》(2020),其躁動、簡約、失真的聲音美學被視為 Rage 的原型之一。自此以後,這股風格在 SoundCloud、TikTok、YouTube 等網路平台快速發酵,逐步形塑出 Rage Rap 的輪廓與特徵。
Rage Rap 的音樂特徵可歸納為以下幾項
高強度、密集飽和的合成器旋律(synth-heavy)
常使用鋸齒波、失真音色與尖銳調式,創造出如遊戲終極 Boss 戰或賽博城市般的緊張氛圍。
大量失真處理與高頻段堆疊
無論鼓聲、人聲還是氛圍音場,皆傾向於「過量處理」,營造出破壞性與混亂感。
Auto-Tune 強化的人聲吶喊
不再以旋律優美為目標,而是以聲帶極限發聲為美學,帶有嘶吼、拖拍、情緒崩解的特徵。
主題情緒傾向極端(rage、chaos、release)
表達年輕世代對社會焦慮、情緒混亂、身份流動的宣洩,並不避諱空虛、自我厭惡、暴力傾向。
視覺上擷取反社會與數位文化符號
包括 Cyberpunk 元素、漫畫風格、像素美學、破圖 glitch、AI 擬像、虛擬角色、反時尚等構圖。
這些元素合而為一,使 Rage Rap 成為當代青年亞文化的聲音載體,反映出網路原生族群在資訊爆炸、虛實模糊與焦慮交纏之中的集體心態。
Rage Rap 的誕生背景與地域特徵
雖然 Rage Rap 是網路驅動的風格,但其聲音根源深植於 亞特蘭大(Atlanta)這座城市的地下嘻哈音樂生態。作為 Trap 音樂的搖籃,亞特蘭大早已具備低頻重擊、高速節奏、與實驗風格的聲音條件。當 rage 的聲音實驗出現時,亞特蘭大提供了製作人與平台的土壤,讓這股風潮得以爆發;自 2021 年起,Playboi Carti、Ken Carson、Destroy Lonely、Yeat(儘管非亞特蘭大出身)等人的崛起,使 Rage 成為 SoundCloud 生態下最具指標性的聲音之一。而 TikTok 的普及則讓這種「高能一分鐘、極速爽感、聲音狂飆」的聲音邏輯迅速進入主流視野。
Ken Carson:從 808 Mafia 到 Opium 的 Rage Icon
Ken Carson(本名 Kenyatta Lee Frazier Jr.)生於 2000 年 4 月 11 日,來自亞特蘭大。他的音樂之路始於製作人身份,2015 年加入 808 Mafia,當時僅 15 歲,便開始學習聲音設計與節奏架構。這段經歷雖短,但為他後來轉型為歌手奠定聲音審美基礎。
2019 年,他正式簽入 Playboi Carti 創立的 Opium 廠牌,進入被視為 rage 核心的聲音陣營。
代表作品與歷程如下:
《Project X》(2021):首張專輯,奠定其 cyber rage trap 風格,融合合成器、嗡鳴低頻與暴躁人聲。
《X》(2022):打入 Billboard 200,並在 underground 圈爆紅,拓展聽眾層至歐美青少年市場。
《A Great Chaos》(2023):收錄〈Overseas〉登上 Billboard Hot 100,專輯首週賣出 48,000 等值單位,獲得金唱片認證。
《More Chaos》(2025):最新作品,首週即奪下 Billboard 200 專輯榜冠軍(59,500 單位),為其職業巔峰代表。
他的現場演出以爆裂、瘋狂、肢體解放著稱,被媒體形容為「Rage 的具象化舞台」。Green Day 成員更曾在訪談中提到 Ken Carson 將 Punk 能量重構於新聲代語境之中。
Che(cheRomani+):Z 世代感官混血的代表
Che 是另一位備受關注的亞特蘭大新銳,2006 年出生,14 歲起便在 SoundCloud 活躍。他的風格糅合 rage、plugg、cloud rap 與 post-internet pop 文化,展現 Z 世代對自我身份的流動詮釋。
代表曲目如《Agenda》、《Pizza Time》、《EXE》、《Grace》皆於 TikTok 爆紅。
視覺風格充滿動畫、破圖風、AI 美學,經常與獨立視覺設計師合作製作 MV。
2024 年發行專輯《Sayso Says》,並預告將於 2025 年發表《Rest In Bass》,結合視覺敘事與聲音雕塑,預期將成為 rage 概念專輯之一。
Che 雖年輕,但被認為是「數位原生世代的聲音工程師」,以音樂為遊戲載體,打破歌手與玩家、虛擬與真實之間的界線。
Nine Vicious、Edward Skeletrix 等地下圈話題人
Nine Vicious
來自亞特蘭大東區的地下製作人/歌手,2024 年起受矚目。
音樂作品如《Tumblr Music》、《Studio Addict》、《For Nothing》皆在 Audiomack 與 SoundCloud 積累大量點擊。
風格兼具 Young Thug 的旋律變形與 Ken Carson 的聲音瘋狂,被稱為 rage 與 plugg 的「混種新血」。
Edward Skeletrix
1998 年生,擁有藝術學院背景,作品融合 rage、cloud rap、spoken word 與 AI 生成人聲處理。
2023 年作品《Skeletrix Language》 與即將推出的 Museum Music 受到 Pitchfork、The FADER 讚譽,被視為 rage 風格的「文化昇華版本」。
其他值得關注的邊緣聲音
Tony Shhnow
雖以 plugg 音樂為本,但其 flow 快狠準且詞性多變,在 rage 與 lo-fi 陣營皆有粉絲。
Lazer Dim 700
作品《Sins Aloud》混合 rage 結構與 lo-fi 錄音美學,被視為地下場景的創作奇才。
Anycia & Hunxho
Anycia 擅長低頻嗓音與旋律合成;Hunxho 則將街頭 Trap 與 rage 音樂精神結合,於 2024 年登上 XXL Freshman 名單,展現亞特蘭大的多樣風格。
文化影響與未來趨勢:Rage 並非只有「狂躁」
亞特蘭大的 Rage Rap 並非僅止於聲音風格,它同時是一種世代情緒的出口、數位語境的抗議與身份實驗的載體:
情緒表現更為原始與直接:不再關注詞藻工整,而在於節奏與聲音的釋放性。
網路原生美學:作品往往結合 AI、像素、錯字、亂碼等視覺語言,反映社群文化特徵。
跨界混融趨勢強烈:rage 與 metal、EDM、anime、fashion、NFT、遊戲文化之間的界線越來越模糊。
Ken Carson、Che 等人之所以重要,不只是因為他們製作聲音,更因為他們創造的是一種「存在狀態的聲音化」,而亞特蘭大正是這種聲音的養分之地。
小結
從 Ken Carson 的主流破圈,到 Che、Nine Vicious 等的地下能量,亞特蘭大的 Rage Rap 生態不僅帶來強烈感官衝擊,更反映出新世代創作者如何在後疫情與數位斷裂時代中尋找語言與認同。這是一場情緒與技術共同編輯的聲音革命,未來仍將持續擴張。
聯絡唯陌音樂(wemoremusic)台中錄音室
地址:412台中市大里區環中東路六段280號
電話:0989 314 894
INSTAGRAM:唯陌音樂
我們期待你的到來,讓我們一起創造出動人的歌聲!